当前位置: 主页 > 展馆动态 > 展馆快讯 >

好文赏析 | 虚拟博物馆情感可供性的塑造方法与建构途径

时间:2024-02-03 16:55来源:汤显祖纪念馆公众号 点击:


伦敦科学博物馆“惠康医药展厅”
虚拟博物馆的情感可供性——伦敦科学博物馆在线资源“物与故事”案例研究
蒋涵
摘要虚拟博物馆中的情感体验是博物馆研究中长期被忽视的话题。本文从现象学视角入手,考察虚拟博物馆体验与情感可供性之间的关系。基于伦敦科学博物馆“物与故事”系列线上资源的案例研究表明,感官形态的参与和视角转换是两种创造情感可供性的渠道。
 
关键词虚拟博物馆;情动;可供性
 
一、前言
 
随着近年博物馆研究的“感官转向”,出现了越来越多关于博物馆体验中感官参与的讨论。在观众与“物”相遇的过程中,无意识的情动(affect)、有意识的情感(emotion)和感觉(feeling)通常被认为是体验的重要方面。在实体博物馆中开展的观众研究表明,环境中强烈的情绪激发可以对参观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观众利用自己的身体感知博物馆空间,从中产生个人化的情感表达。然而,多数研究仅探究情感要素与声、光、电等多媒体的关系,鲜少关注此类要素如何与“物”自身的特性和对其进行诠释的工具产生联系,形成博物馆叙事吸引(engage)观众的方式。同时,虚拟博物馆仅被视为有助于扩展博物馆机构边界的信息传播平台,其中的情感机制常被忽略。
 
本文将探讨虚拟博物馆中的物质性与叙事方式如何构成能被体验的情感可供性。本研究从现象学视角切入博物馆体验,以情动理论为基础,分析伦敦科学博物馆的线上资源“外科手术”和“了解身体”。本文将阐释博物馆塑造情感可供性的两种方法——感觉形态(sensory modalities)的参与和视角转换,以及可供性如何为虚拟博物馆观众提供意义建构的途径。
 
二、理论框架
 
(一)“物”的感官体验
 
博物馆体验的基础是人与物的材质特性之间的知觉互动。物的属性通过触发知觉、情感、感觉、认知和记忆的联想对观众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既塑造了观众的体验,也成为了物质性的一部分。观众同时利用多种感官与一件物互动,物的属性有能力让观众体验其质性的特征(如颜色、纹理、形状、气味、声音)或结构的特征(如高度、重量、维度)。感官知觉是“人与物”联结的渠道。视觉、嗅觉等感觉形态帮助观众和他们相遇的物的属性获得紧密的联系。观众是察觉、诠释物的主体,而物被感知和诠释,二者彼此依赖,同步发挥作用,构成完整的体验。在这样的关系中,博物馆可以通过引导观众对物的感知方式以及强调某一部分物的属性来塑造体验。
 
(二)虚拟博物馆的概念
 
虚拟博物馆指通过强调个人化、互动性、用户体验和丰富的内容,对实体博物馆特性进行补充、提升和增强的数字实体。网页是虚拟博物馆存在的重要基础,它通过个人电子设备将图像、文字、藏品数据等嵌入观众的生活中。基于视觉媒体的网页界面不仅再现实体博物馆的展示功能,还通过组织不同的数字媒介支持观众自我导向(self-direct)的活动,如谷歌街景、移动导览、线上展览、社交媒体互动等。与实体博物馆环境中的体验相比,其更具有“行动挑战性和探索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虚拟博物馆采用以物为重点、大信息量的方法对展示内容进行诠释。虚拟博物馆中展示的物品在个人环境中有很强的流动性,因此有很多研究认为不能仅将其视为实体物的替代品,而是将其作为相对独立的数字化物体进行考察。它们的物质属性体现在虚拟博物馆叙事编排的体验机会中,如从不同角度观察、操纵的功能、声光效果等。这些能够直接察觉的属性和需要深入理解的文本信息共同构成了数字化的故事叙述(digital story-telling)内容,其中多层次的感官和情感机制是使物与观众产生联系不可或缺的要素。
 
(三)情感可供性
 
探究物质性与叙事方式如何为知觉体验提供机遇,需要借助现象学和心理学作为解释身体与环境关系的工具。本研究重点讨论情动和情感两个维度,分别作为考察具身和有意识的体验的依据,并将创造这些体验条件的储备统称为“情感可供性”。
 
1. 情动、强度、情感
 
情动是身体与物体在接触过程中产生联系或共鸣的过程。它代表对一种感官刺激的感受,经由身体体现出来,但不完全被意识和语言捕捉,这种体验的影响被称为“强度”(intensity)。物可感知的特质使其成为强度的来源。无论实体还是数字形式的物,都通过感觉形态辐射强度,从而与人产生联系。人不能完全通过语言反映强度,但当他们对经历事件中叙事的连续性抱有期待时,能察觉并且描述自己的深层反应——即通过有意识的行动表现对物的自发反应。
 
与非语言的情动不同,情感可被个人意识到并进行描述。当身体在情动体验(affective experience)中接收到强度并赋予其意义时,情感随之显现。现象学家马苏米将该过程称为“定性”(qualification);其中,社会语言学意义上的词汇被用以标注强度,并通过观众心理和身体的活动投射出来。从某一源头产生的强度不直接与其内容有逻辑上的关联。例如,屏幕上的移动图像通过持续时长、颜色和其他可感知属性引出观众即时的情动体验,这些属性直接向身体辐射强度。当画外音向观众进行诠释时,社会语言学的意义就被运用到了原来的图像上。于是,强度通过定性转化为情感表达,让观众感觉观看图像“愉悦”或“快乐”的意义。
 
2. 作为情感状态的共情
 
在博物馆研究中,许多关于情感的研究关注如何培养对历史的共情(或同理心)。一种唤起共情的常见方法是视角转换(perspective taking)。在适当的故事叙述方式的引导下,可以为观众提供想象自己处在他人境地的条件,从其他个体的视角理解事件。同理心是以他人为导向的情感的总称,包括同情和怜悯等。同理心是博物馆机构价值的核心部分,它不仅可帮助观众与其他人的故事相连接,更能促进其理解他人的生存方式。该目标能通过唤起“共情担忧”(empathetic concern)达成,即引导对他人处境作出情感回应。有两类故事叙述中常见的视角转换方法可能促成这种情感状态:想象他人和想象自我。
 
采用想象他人的视角,意味着在故事叙述中鼓励认识其他人的状况和随之产生的影响,帮助观众想象处于另一个人的状态。它利用了导向他人观点的叙事方式;同时,叙事也在提醒共情者自己与“想象的他人”存在区分。
 
想象自我的视角邀请人们想象自己在这样的处境里会如何思索、感受和行动。使用想象自我视角的叙述方式会为理解他人的痛苦与困境提供基础,它引导共情者将他人的感受内化为自己的。这种视角更可能在共情者与想象的他人有相似遭遇时起效,否则想象他人的想法和感觉会较为困难。
 
两种视角转换都强调在特定情况下对他人福祉进行考虑。这种考虑提示共情者对他人的状况作出价值评判:如果一个事件被认为能为他人带来愉悦,就会被赋予积极价值;使他人痛苦、悲伤、危险的事件则会被赋予消极价值。
 
3. 可供性
 
“可供性”(affordance)由心理学家吉布森提出,指动物、物品、媒介、地点提供给观察者感知的属性。即使观察者的需求改变,可供性也不会变化。它们与物的属性概念相似,但强调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关系——它代表了一种环境中的特性,既支持观察者知觉活动,又支持环境自身的存在。
 
在博物馆中,物或特定环境辐射强度,而其周围叙事引导情感回应的属性可归结为“情感可供性”。由于虚拟博物馆网页自身的开放性,直接测量可供性对观众的具身影响较为困难,但仍可从策展意图层面考察数字化故事叙述为物品编排的可感知特征,从而勾勒情感可供性的几种形式。
 
三、研究方法
 
(一)案例选择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虚拟博物馆中的情感可供性进行分析。在选择案例时,遵循以下与虚拟博物馆及情动理论对应的标准:
 
1. 虚拟博物馆中的资源可通过网页浏览;
2. 虚拟博物馆的内容包括多样的感知属性和情感叙事。
 
伦敦科学博物馆的网站包括丰富的虚拟博物馆形式。其中,“物与故事”资源以不同的主题归纳了藏品信息。资源中的“故事”系列以主题形式组织,包括医药、化学和其他科学类主题。本研究选择了“外科手术”和“了解身体”两个主题相近的系列进行重点分析。
 
(二)研究过程
 
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外科手术”和“了解身体”网页及与科学博物馆数字部门编辑的半结构式访谈。核心数据包括在线互动设施、文字信息、图片、影像等展示在两个资源中的知觉要素。访谈围绕目标观众、展示电子物品的方法、对观众的预期影响等主题展开,其中与网页成分相关的内容被提炼为第二组数据。最后,用第二组数据编码与第一组编码进行比对用以核实、诠释和修正主题分析的内容。
 
(三)数据分析
 
本研究将情感可供性划分为两个组成部分:感觉形态和情感定性元素。为提取与它们关联的主题,从以下问题出发进行了分析:
 
1. “外科手术”和“了解身体”中,什么类型的知觉元素能体现强度?
2. 什么感觉形态可以参与到体验这些强度中?
3. 情感定性如何被运用于故事叙述中,引导观众的意义构建?
笔者使用归纳法收集两个系列故事中的显著成分,并根据成分的媒体类型分为五个类别,从每一类成分包含的内容中提取了主要知觉元素(见表1):

然后,依据感觉形态和叙事中对情感的描述对知觉元素对应的数据进行编码。其中,情动理论被运用于分析知觉元素提供的感觉形态;共情和视角转换的概念被用于诠释元素与情感定性的关联。这些分析结果与从访谈文本中筛选的第二组数据编码进行比对,校正上述数据的分类。最后,在提炼主题时,采用“主题地图”形式将数据类别、对应主题和相关理论串联(见图1)。

四、研究结果
 
(一)案例描述
 
“外科手术”和“了解身体”是虚拟博物馆资源“物与故事”(见图2)医药故事的一部分,最早在十年前作为线上医药藏品资源得以开发。2018—2019年期间,随着新的“惠康医药展厅”(Medicine: Wellcome Galleries)的开幕,科学博物馆对医药故事进行更新,重新策划了诠释信息和互动媒体内容,并加入了展厅中的图像、三维模型和视频。“外科手术”和“了解身体”包括以下篇章(见表2):

图2 “物与故事”线上资源

前任医药学藏品的curator(策展人)根据不同主题选择了展品,并撰写了相关文字内容。网页编辑则根据对观众体验线上内容时观看习惯的调研,进行叙事结构和视觉效果的设计。“外科手术”和“了解身体”的目标观众是对医药有普遍兴趣的老师、学生、科学研究者。
 
(二)多媒体为感觉形态提供参与机会
 
物的可感知属性是联动观众知觉、塑造博物馆体验的重要方式。“故事”系列的策展模式中,不同媒体被用于强调物在虚拟博物馆中的可感知属性。本研究识别了三种与这些属性直接关联的感觉形态:视觉、触觉、听觉。
 
1. 视觉形态
 
在两个“故事”中提取的元素里,视觉是情感可供性对应的主要的感觉形态。两种视觉要素直接引导 “人­与物”相遇时的感知方式:数字化的物(二维或三维)、排版设计。
 
“故事”中数字化的“物”呈现了大量与感官相关的细节,是强度的主要来源。根据访谈,为使基于Flash动画的旧版医药藏品网页上的视觉元素能在虚拟博物馆中发挥新的作用,工作人员加入了新的图片,以及适合三维捕捉摄像配置的藏品。这与所有“故事”篇章中心位置展示的大量高清藏品图像和Sketchfab模型相吻合。在“为什么失血很危险”的第一部分,日本医学手册中描绘失血的图片占据了绝大部分空间。与文字信息相比,它展现了更多丰富的色彩,并且被置于核心位置。数字化的物被赋予突出地位,在视觉层面发挥出更强的作用。
 
同时,排版设计通过强调或区分特定图文元素来提升它们的强度。该策略体现在每章“故事”中不同背景色和小节中的字体上,并频繁运用于历史人物档案和科学定义中。在“乔瑟夫·李斯特的抗菌系统”和“外科医生和手术空间”里,乔瑟夫·李斯特和玛格丽特·安·布克里的介绍分别放置于黑色和灰色方框(见图3),与该篇基于白色背景的文字信息相区分。访谈表明,其目的是帮助观众在快速浏览网页时“挑选和选择”吸引他们的内容:

图3  关于乔瑟夫·李斯特和玛格丽特·安·布克里的介绍
“当人们在网页上阅读时,他们不会从一个段落开始然后逐步读完全篇。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片段非常突出……比如定义或者解释事物怎么运作的东西,有些人可能已经了解它了,所以会想跳过;而对于真的感兴趣的人来说,它可能又带来了非常详细的信息。它可使人们在网页浏览时有能力挑选和选择信息。”
 
这些有不同背景色的部分与同界面上的其他材料相比辐射出不同的强度,从而显示出更强的视觉吸引力。在排版中运用不同的强度,是为使观众在迅速浏览“故事”时、概览所有视觉元素时更便捷地定位感兴趣的信息。对视觉形态有意识地规划可视为虚拟博物馆策展中运用强度的一个典型例子,它旨在把对内容的视觉感知转换成“可识别、与某件可辨识的物相关的质量”。
 
2. 触觉形态
 
所有“故事”篇章都为触觉形态的参与提供了机会。它主要体现在三维模型和“移动画廊”的互动机制中。访谈表明,科学博物馆藏品的三维模型原作为画廊中的装置和教师可在课堂中使用的资源开发,因此设计了多种可供观众操作的特性。“了解身体功能”中展示了雷纳克听诊器的Sketchfab模型。它伴随屏幕上“点击并按住进行旋转”的说明出现,引导观众移动镜头视角,通过放大或缩小来操作模型。它的互动机制依靠身体运动引发,如手指碰触屏幕或滑动鼠标。三维模型扮演着刺激物的角色,用以激活观众作出运动,呼应其操作机制,即马苏米定义的“充满运动、震动和回应”的身体状态。
 
就二维物品的触觉形态而言,强度主要通过“移动画廊”中图像出现的顺序进行传播。有7篇“故事”设置了移动画廊,全部采用与其他内容分离的章节展现主题相关图片。图片序列或其上的箭头经触碰或点击就会移动,最左侧的图像会被高亮并放大,成为视觉中心。在一些“移动画廊”中,与手术场景相关的图像会和图像中涉及的物品匹配。例如,一件理发师的椅子紧随描绘理发店中做手术场景的油画出现(见图4)。只有在使用互动机制看完部分序列后,图像之间的关系才会向观众揭示。这些画廊的设计需要观众的身体向互动机制移动,而不是只观看单张图像。只有通过触碰、调整序列、放大图片才能引导屏幕上新出现的图像强度发挥作用。视觉形态辐射的强度与触觉形态因此混合并彼此支持。
图4 移动画廊 
3. 听觉形态
 
提供听觉形态的元素在“外科手术”系列中的视频单元中多次出现,分别为“现代麻醉师”“现代外科医生与感染控制”“现代手术中的抗菌术”和“现代外科医生”。四段影像的声音元素包括交谈、背景音乐和医院中手术仪器的声音。“现代手术中的抗菌术”中的影像展现了一名护士一边检查截肢手术所用仪器,一边谈论消毒程序:
 
“就我们的器械而言,我们要把它们送至中心消毒部门进行自动清洗。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保证器械数量数对了……(清点和放置器械的声音)在消毒程序前后的数量要一致。”
 
在影片中,消毒器械的声音和视觉画面与此前展现的关于19世纪抗菌系统和截肢器械的图像呼应。这种安排和博物馆数字部门访谈中表达的意图相符。加入外科医生的视频是为了让“故事”篇章“与今天的生活有更强联系”,而它们又同时与历史上的医疗物品相关联——“关于手术历史的故事中有很多东西可让我们联想到今天的手术”。富有强度的元素(如音调)、现代医疗器械的声音和视觉材料互相穿插,旨在帮助观众将现代手术视频中体验到的强度与在同篇“故事”中类似的物的可供性联系起来。
 
(三)叙事中的情感定性
 
两个“故事”中,情感定性通过叙事中的两种视角产生:想象他人视角和想象自我视角。想象他人视角由直接呈现或描述病人感觉的文字和图片体现。想象自我视角出现在使用第一、第二人称的文字信息中。两种方法都为富含强度的元素赋予意义,并将其意义转化为对同理心的引导,从而有可能帮助观众与物产生联系。
 
1. 通过想象他人视角唤起共情担忧
 
想象他人视角是在“故事”中将强度定性的主要方法。很多篇章包含对手术过程中患者神情的详细描述,为情感定性提供了强度来源;其中有关近代手术过程的绘画作品都展现了患者不适的表情和身体动作。移动画廊“工作中的外科医生兼理发师”包含四幅描绘17世纪的理发师兼外科医生在店里进行手术的漫画和油画。其中,有的患者眼神回避进行手术的身体部位,或展现出害怕的神情(见图5)。类似表现还出现在“血”篇章内两幅体现放血和输血的图像中。这些图像通过描绘身体姿势、面部表情和引发这些感觉的手术过程来展示他人感受。在视觉层面,图像的强度主要从身体动作传播。这些动作与文化中建构的关于痛苦的意涵的相联系,它们被定性为情感表达,并可通过视觉形态被观众捕捉。
 
有7篇“故事”的文本中包含提及患者感受和情况的元素。它为强度确定了语义标签,阐释了为什么历史上的医学实践会造成患者的痛苦。文本中最显著的描述感受的词汇是“痛苦”及痛苦产生的后果。例如,烧灼的过程“非常痛苦,留下的烧伤会在已受伤的身体上损坏更多组织。”通过数字化的物再现的患者感受经由文本阐释转化为社会语言学的意义,不断重复着特定情境下对他人感受的描述,对唤起想象他人的视角起到重要作用。
 
另一种使用想象他人视角的叙事策略体现在现代和近代医学实践的对比中。访谈表明,策展人在介绍医学实践如何演变时有意使用了相似的叙述结构,旨在带领观众走过一段“医药历史上的旅程”。在这种叙事结构里,导致晕厥和休克的“痛苦的”近代外科手术往往与现代医学发展后降低痛苦的体验放在一起比较。“麻醉的艺术”除详述患者的痛苦外,展品的诠释文字强调了当代手术的发明是解决病人身体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在诠释描绘镇静药草的插图时,文字解释了这些植物可麻痹患者感官、放松身心的特性。其他针对重病和极度痛苦的麻醉术也被安排在同一个展区。患者在使用麻醉时的不同感受被运用于说明新药物如何通过缓解病人痛苦来使外科手术“更安全和可靠”。无痛、痛苦体验的对比为能给个人带来救助、安全和满足的事件赋予了更多的“积极价值”。积极价值在引导共情担忧的过程中产生,而这种共情状态只有当叙事考虑并重视其他个体的福祉才可能显现。
 
2. 想象自我的视角
 
主题分析显示,第一、第二人称的使用与想象自我的视角相关联。想象自我视角与“故事”的整体叙事方式交织,鼓励观众将自己置于患者的情境中。它在患者的感受和观众之间搭建一座想象的桥梁,将共情的情感定性,使现代医学体验与历史上的医学实践衔接。
 
多数第二人称的使用是为了将病痛感觉的描述和观众发生联系。在“诊断”的开头,文本假设观众也曾体验过不舒服的感觉:
 
“不舒服是一种难以忍受甚至可怕的体验,尤其是当你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病了的时候。他们需要明白病因……了解你发生了什么,接下来又会有什么情况,可以让你重新找回一些对身体的控制感。”
 
第二人称引导观众在浏览诊断的历史之前回顾自己生病和诊断的经历。对大多数人而言,痛苦很难忘记,保留的相关记忆通常会比当时的实际情况更严重;所以这种“难以忍受甚至可怕的体验”是很容易感同身受的。因此,视角转换可唤起与痛苦有关的自我导向的感受。“故事”在诠释一幅医学占星术图像时也保留了这种视角,它提到“疾病可能由你做过或没做过的事情引起,也可能和环境或天象有关”。文本叙述鼓励观众想象自己生病但没有足以诊断它的科学知识,由此与医学占星术时代患者的感受产生联系。
 
另一种使用第二人称唤起共情的方法是创造想象场景,假设观众和患者面临相似的危险。它通常在“故事”的简介和开头中使用,且采用与大部分文字不同的醒目排版和字体。例如,“乔瑟夫·李斯特的抗菌系统”的摘要部分鼓励观众想象他们自己是即将因感染而死的病人。这篇故事的开头紧随这种叙事,使用第一人称来强调抗菌系统如何保护“观众”远离感染和死亡。通过提及“我们”(即观众)可能因术后感染而死,它暂时将“我们”置于历史上未消毒的手术环境中。在此场景中,感染可能导致想象的“我们”(即患者)死亡。
 
五、讨论与思考
 
“外科手术”和“了解身体”中的情感可供性主要来源于两类渠道:基于多媒体的感觉形态的参与和叙事通过视角转换法将情感定性。网页元素辐射的强度以视觉、触觉和听觉形态为核心,而视觉是所有“故事”中最显著的要素。
 
叙事中的视角转换提供了另一种情感可供性。想象他人和想象自我的视角有可能唤起共情担忧。“故事”中体现视角转换的叙事大多出现在物的诠释文本中,但不仅限于字面的叙述,还通常与视觉层面上展示他人痛苦的物紧密结合。
 
情感可供性的某些元素可协调观众对“故事”的体验方式。二维的“物”和设计排版中显著的强度可帮助观众在浏览时迅速锁定信息,现代外科医生的访谈视频和叙事中的视角转换则贯穿于帮助观众了解医药历史和体验当代医学。这些特征或许能使观众对展示内容获得更深层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叙事中视角转换策略的潜在影响不具有普适性。来自不同文化、拥有不同知识背景的观众可能有不同的情感储备。即使“物与故事”的目标观众来自全球,且叙事采用了多种不同的视角来唤起共情担忧,那些没有与疾病相关的记忆的人可能并不会受其影响。
 
本文运用的理论框架还有进一步探索的可能。尽管情感可供性的作用对象是博物馆观众,笔者在搜集案例相关数据时仅以与伦敦科学博物馆数字编辑的访谈和网页内容为基础,研究结果有一定局限。情动理论为研究实体博物馆空间或虚拟博物馆中人与物的相遇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切入视角。未来如能对相关理论进一步整合并运用于观众研究,不失为讨论数字时代的博物馆体验的有效途径。
 
当前,我国博物馆的全景导览、线上展览、互动软件等数字化手段往往被开发为相对单一的“展示平台”,鲜少考虑更丰富的体验层次和展示物与观众之间的联系。上述案例中情感可供性的运用或许能为虚拟博物馆的策划与设计带来启发,并进一步思考通过不同技术彰显的“物”的可感知属性如何参与基于主题的故事叙述,以及如何采用能与观众产生共鸣的方式组织信息。
 
原标题:虚拟博物馆的情感可供性——伦敦科学博物馆在线资源“物与故事”案例研究
作者:蒋 涵(英国莱斯特大学博物馆学院博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1年第3期
微信来源: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