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展馆动态 > 展馆快讯 >

好文赏析 | 汤显祖:曲词超越生死,胸怀自有山河

时间:2023-12-04 15:54来源:未知 点击:



汤显祖:曲词超越生死,胸怀自有山河

      南京市第一中学 李然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汤显祖以笔墨幻化出的这段超越生死的传奇故事,早已扬名中外。他与莎士比亚同年而逝,被称为“中国戏圣”。但在戏曲家这一身份之外,汤显祖遍历人情,看透人世,是一位守节不屈的儒者,亦是一名胸怀悲悯的诗人。原来,他的心志从未被拘于这一方戏台。



 




/ 原文1 /

十三岁,就督学公试,补邑弟子员。每试必雄其曹偶。

 

/ 译文 /

(先生)十三岁时参加督学公(何镗)举行的考试,被补为县学生员。每次考试一定会在同类中称雄。

 
文史补给站
 
明代的官学教育

        明代开朝以来,尤为重视官学教育。《明史》有记:“盖无地而不设之学,无人而不纳之教。此明代之盛,唐宋以来所不及也。”然而,明朝初年并无专门的机构与官员来管理如此众多的学校。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朝廷为此正式设立提调学校官,后改称为“提督学校官”。在各省置“提督学道”,亦称“提学道”“督学道”,简称“学道”,专管地方教育。督学官一般会在三年内对府、州、县学生员进行两次考试,《明史·选举志一》曾介绍了其具体的做法:一是举行岁考,并依据成绩将诸生分为六等,按等级奖赏或淘汰;二是举行科考,对岁考中被评为一、二等的生员再次进行考试,成绩为一、二等的可参加乡试。

 

       汤显祖十三岁参加的“督学公试”,为时任江西督学官何镗举行的考试。这次考试他成绩优异,得到何镗的赏识。后来每次考试,汤显祖总能拔得头筹,足见其经术实学功底之扎实。此时的汤显祖在儒家经典的熏陶下,以天下为己任,而他在文才方面也已经崭露头角,只待一个机会大展身手。

 
/ 原文2 /

丁丑会试,江陵公属其私人啖以巍甲而不应。

 

/ 译文 /

(先生)丁丑年参加会试,张居正派自己的党羽用科举前三名的优待来诱惑他,但是先生不答应。

文史补给站
 
汤显祖的科举之路

         明清时代的科举层次分明、名目繁多,其中往往又分等次。正式的科举考试一般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顺利通过乡试成为举人,才有资格继续参加三年一度的会试。会试之时,举子们云集京师,会聚一处,故而得名“会试”。又因考试时间在春季,由礼部主持,会试也叫作“春闱”“礼闱”。明代会试分为三场:第一场考查考生对经义的理解;第二场考查考生的公文写作能力;第三场则考查考生的判断能力,即对时务的评判力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通过会试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作“会元”。

 

      丁丑年(1577),汤显祖第三次参加会试。会试前,张居正想让自己的儿子考中进士,便罗致汤显祖及沈懋学等最有名望的举子入其门下,以掩人耳目。张居正甚至许以本届会试“巍甲”,以表对汤显祖等人的重视。沈懋学欣然前往,汤显祖却当即回绝。会试结果,张居正次子张嗣修与沈懋学二人榜上有名,成为“贡士”,即获得了参加殿试的资格,而汤显祖名落孙山。庚辰年(1580),张居正又一次递来“橄榄枝”,汤显祖依然拒绝依附,再一次落榜。癸未年(1583),时年三十三岁的汤显祖再次入京,这次他顺利通过会试,并在殿试时获三甲第两百一十一名,赐同进士出身。此时,张居正已于半年前去世。

 

       汤显祖所要面对的科举,并非只涉及一般的笔墨纸砚、文章经术,还掺杂着来自执政首辅的名利诱惑。早年的他如果选择屈膝俯首,或许会更早踏入仕途,但也必然面对“树倒猢狲散”的命运。所幸,汤显祖始终坚守己心,他笔下的文字也因此被注入人格的力量,昂然不倒,熠熠生辉。

 

/ 原文3 /

寻以博士转南祠部郎。部虽无所事事,而公奉职毖慎,谓两政府进私人而塞言者路,抗疏论之,谪粤之徐闻尉。

 

/ 译文 /不久,(先生)凭借博士的身份调任南祠部郎。虽然南祠部没有什么事做,但先生奉职谨慎,认为两政府进用私下亲密之人而堵塞了进言的道路,于是上疏谈论这件事,被贬谪为徐闻尉。

 

文史补给站
 

汤显祖的“立言”之举

        明洪武之初,就设立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隶属中书省。废中书省后,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六部的职权和地位大为提高,成为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最高一级中央行政机关。汤显祖中进士后同样没有选择与当时的掌权派申时行、张四维合作,而是出任南京太常寺博士一职,后改任南京詹事府主簿,又以从七品的身份被提拔为南京礼部司南仪郎、六品主事,也就是文中所说的“南祠部郎”。祠部隶属于六部中的礼部,“掌祭祀、医药、丧葬、僧道度牒”,祠部主官一般由儒学之士担任,实则是个主祭祀的闲官。汤显祖身在其任,并未选择置身事外、悠游度日,而是心怀天下、关心时事。

 

       张居正去世后,申时行接任内阁首辅,因想要有所作为,故而一改张居正时期的高压政策,广开言路,鼓励大家畅所欲言。然而此举反噬自身,作为张居正一手提拔的首辅,申时行渐渐变成了众矢之的。所以,申时行开始压制言路、打击谏官,广开言路变成了一场闹剧。汤显祖对此颇为不满,上书《论辅臣科臣疏》,痛陈权臣之专横、国事之弊,结果遭到贬谪。虽然位卑言轻,汤显祖却为常人之不敢为,以直声闻四海。史家之所以在《明史》中为汤显祖立传,也主要归功于他此番“立言”的不朽之举。

 

/ 原文4 /

公又以其绪余为传奇,若《紫箫》《还魂》诸剧,实驾元人而上。

 

/ 译文 /

先生又把剩余的时间用来写作传奇,像《紫箫》《还魂》这些剧本,水平确实是在元人之上。
 
文史补给站
 
汤显祖的戏剧成就

        因上书触怒万历皇帝,汤显祖此后仕途坎坷,纵然政绩斐然,历尽千帆的他也逐渐打消了仕进念头,进而潜心于戏剧与诗文创作,将胸中丘壑投诸笔墨。《紫箫》即《紫箫记》,是汤显祖创作的第一部戏剧,为其代表作之一《紫钗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还魂》全称《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还魂记》或《还魂梦》等,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等戏剧名言皆源于此。《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合称“临川四梦”,成为汤显祖文学成就的注脚。

 
        戏剧创作,实则是汤显祖毕生所思所学的显性呈现。汤显祖在谈到“临川四梦”时曾说:“人知其乐,不知其悲。”汤显祖的“悲”就在于他对世事茫茫的忧患感,对“人生如梦”的悲剧感。在咀嚼了人生的无奈之后,他的戏剧呈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力量。这种对情的尊重,实则是对理学的反叛,也是力求“情理统一”的尝试。他笔下曲折离奇的故事背后,隐藏的是对多元现实话题的讨论。汤显祖不但是一个“为情作使,劬于伎剧”的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关注国事的现实主义者,他投身理想,也从未离开现实。
 

本文选自《七彩语文·高中新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