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馆里的二十四节气 | 立秋:云天收夏色 木叶动秋声
时间:2024-08-31 16:31来源:汤显祖纪念馆公众号 点击:
次
立秋
云天收夏色 木叶动秋声
8月7日8时09分,迎来立秋节气!
指缝太宽,时光太瘦,虽然各地多少还会热上一段时间,但“诗意秋天”的序幕已然开启。恍惚间,不禁要感叹一句:时间过得可真快呀。
初秋时节,风为清风,景为朗景,时为霜辰,木为疏木,适合登高、观海、远眺,也愿你舒心宁静,在节气更迭中,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立秋·一隅
执一笔纯真,画一隅烟火,赠你一方生趣。
每年8月8日前后进入立秋,这是隶属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古人概括的立秋物候是: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气有节,风有度,从小暑的“温风至”,到立秋的“凉风至”,季风气候中的人们首先从风中阅读时令。
立秋之后,北方的雨季消退,天气趋于干爽。小时候,我在东北感受尤为真切,似乎一立秋,不是简单的秋凉如水,而是秋凉如凉水。
而在南方,人们说:“小暑大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前半句略显夸张,但后半句确是实情。“赫赫炎炎,烈烈晖晖(huī)”的日子远未结束。
所以,“立了秋,扇子丢”这句话,在北方或许是指自动丢弃,在南方大概是指意外丢失吧。
立秋雨
许多谚语都表达了人们对立秋雨的期盼,比如,“立秋不落雨,二十四只秋老虎。”“立秋雨淋淋,遍地生黄金。”“立秋无雨是空秋,庄稼从来只半收。”“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人人忧。”降水,无疑是削减暑气的神器。
宋代《岁时广记》中记载,民俗认为:“立秋日天气清明,万物不成。有小雨,吉;大雨,则伤五谷。”它不是从消暑的角度,而是出于对收成的影响。当个老天爷也不容易,不下雨不行,雨下大了也不行,只能把握分寸地下场小雨,人们才能遂愿。
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分别称为春社和秋社。春社敬拜土地神以祈求丰收,秋社敬拜土地神以酬谢丰收。
对于秋社的描述,往往是“游冶之盛,百戏竞集,观者如堵”的盛况。在春社、秋社时,人们围聚在一起,谓为社会。当然,现代的“社会”一词,已经异于古义。
韩愈有句诗描述了秋社:“麦苗含遂桑生葚,共向田头乐社神。”这就如同春天时向诸神说:“能请你帮个忙吗?”然后秋天时再对诸神说:“谢谢你的帮助。”或许,诸神会接一句:“不客气。”
人们需要做到“有年瘗(yì)土,无年瘗土”,也就是无论丰歉,都要祭拜。不能丰收了心存感恩,歉收了心生怨念。丰收之祭,是为了报恩;歉收之祭,是为了消灾。
春华秋实,为了温饱,人们的礼数可谓周全。
立秋之后,我们也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节日七夕。七夕传说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现在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从前,七夕时的降水,便被称为“相思雨”。
古时有七夕乞巧的习俗,“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女孩儿向织女乞求智巧,希望心灵手巧、冰雪聪明。不仅民间乞巧,官方机构也会“举办”乞巧活动,比如在唐宋时期,七夕要“祭机杼”,《新唐书·百官志》记载:“织染署每七月七日祭杼。”《百工记》里说:“以织女星之祥因祭机之杼,以求工巧。”
我特别喜欢一则谚语:“着衣秋主热,脱衣秋主凉。”因为它诠释了,秋季本是一种细微的分寸。实际上,我们国家绝少有在立秋时真正入秋的。所谓“立”,只是一番立意,算是气候领域的一种“期货”。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夏季加时,秋季迟到,几乎成了一种新常态。
无论如何,立秋之后,北方还是会渐渐地率先进入秋高气爽的时令。清代《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了一则有趣的轶事——秋爽来学:“京师小儿懒于嗜学,严寒则歇冬,盛暑则歇夏,故学堂于立秋日大书‘秋爽来学’。”春困夏乏秋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而不冷不热的秋爽时节最适合读书,只是实在太短暂了。
喜欢秋天的人一定很多吧
不足够炎热,也不足够寒冷
不需要太热烈,也不需要太冷静
刚刚好适合拥抱
刚刚好适合感知对方的温度
秋天了,小跑着去见喜欢的人
时至立秋年过半,日月如梭转瞬间。立秋,标志着炎热的夏天即将离去,也预示着金灿灿的收获季节就要到来了。
据说,宋时立秋这天,宫内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一叶而知秋”,以寓报秋之意。这是古人的雅致和仪式感。
如今我们也会在立秋这天,延续许多习俗,比如贴秋膘、啃秋、晒秋,等等。
诗人说,在初秋的日子里有一段短暂而奇特的时光——白昼像水晶般透明,黄昏更是辉煌灿烂。这样的好时光,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比如登高望远、临水散步;比如早睡早起、静心读书;比如拒绝消耗、珍爱自己。
|